

此佛塔名為“万寿塔”。其命名具有三大內涵:
第一, 法法如是, 代表真理遍一切時、一切處;
第二, 如是我聞, 秉承和弘揚佛陀的教導;
第三, 如是協調, 與竹林寺現有的“如是兒童學校”,“如是青年組”和諧。
竹林万寿塔位於大雄寶殿的左後方,建築面積為800多平米,高20余米,共四層。
其功能為:
底層“蓮池海會”,為報恩堂,為信徒們過逝的親人安放骨灰及牌位。
一層“琉璃世界”,供奉藥師如來像。為佛教教育長廊,展示佛教發展史如:佛陀教化的一生、不同宗派的形成和演變、佛教的基本教義、各種修行法門等,最後介紹竹林寺的歷史和宗旨。
二層“得凈法眼”,為佛教文化藝術展廳,常年展示在不同地區民族的文化背景下所產生的佛教藝術品及其內涵,同時兼作國際佛教交流會議廳。
頂層“入三摩地”,供奉佛菩薩聖像及高僧舍利。
舍利塔的前方空地一部分設計為中國式花園,另一部分為停車場。現今停車場和舍利塔的外部構造已基本竣工。


多功能禮堂
在大雄寶殿的正後方計劃建築一座可容納400-500人的多功能禮堂,
內部設置禪堂、法堂、圖書館、法師寮房,並可將如是兒童學校搬遷過去。
如是兒童學校自2003年成立以來一直是使用一間簡陋的鐵皮屋,
冬天漏風,夏天酷熱。雖然經過不斷的修繕並裝有空調,然而也非長久之計。
希望禮堂能早日落成,使孩子們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活動的環境。



空地規劃
竹林寺院對面的大片空地計劃一小部分用於建設退休公寓及禪修中心。
另外一大部分作為綠化,可建成與佛教禪修配套的大型禪林花園。靠近馬路的一小部分地帶建設為停車場。
竹林寺所在的Ottoway社區為汙染較嚴重的工業區,至今還沒有一片較大的公園綠地。
在這片空地上如果能夠建設禪林花園不僅能為退休公寓的老人和禪修中心打造一片寧靜的修心養性之處,
也能為周邊的居民提供一個散步靜心的場所,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回歸自然,滌蕩身心的塵埃。
並且可為調節Ottoway地區的小氣候做出貢獻,增加濕度、減少風沙、凈化空氣。
為了利益廣大群眾,此禪林花園建成後,除了每年在禪修中心舉辦禪七或佛七期間,將常年對公衆開放。
